1、红箭鱼 2、小精灵鱼 3、灯鱼4、金苔鼠5、玻璃猫 6、趴地伪啃草金龟 7、玛丽鱼、地图鱼、斑马鱼 8、斑点拟鲤9、樱桃灯 1、养鱼密度 2、过滤设备 上过滤是最基本的过滤,主要配置原则如下:第一,过滤的流量不能小,水流的速度决定过滤的有效程度。
大家都很清楚:如果水流太慢,水中产生的杂质就会很容易堆积。
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土豪自己 DIY 过滤,但他们 DIY 的过滤往往都迷你或者小流量,这样上过滤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。
第二,如果折腾了几次感到流量太小,需要对过滤进行更新,可以考虑换更高功率的泵或者两台过滤合并简化流程,但一定要注意,新加的过滤要与原来的过滤器区分开,否则会影响原来的硝化系统。
第三,如果使用的滤材太少,可以考虑增加一点,为的是清理的时候可以方便一些。
第四,如果过滤体积已经很大了,但效果还是不理想,可以考虑加一层生化棉。
如果觉得过滤效果不错但声音太大,不想加一些小的滤材,也可以考虑加一层生化棉,或者增加一个可以下水的泡泡造浪器。
第五,如果过滤时间久了,功率小了,也可以考虑加点硝化细菌之类的或者声音小一点的过滤底层滤材,一方面吸附底层的氮磷,另一方面也可以辅助过滤系统继续工作。
二:缺氧或过滤失效 1、老水最好应该升级过滤系统 2、植物水草虽然提供氧气,但密度不易太大 3、间隔加入硝化细菌 三:鱼缸小水下不去 1、鱼缸少要注意控制水流 2、水下多可以考虑打氧 四:鱼缸异味 1、勤换水 2、可用有机瓦数小的增氧机 3、鱼多注意混养解决办法 五:底沙 1、最实用的“消化细菌”2、产生硝化菌 六:泥水兜是忠实的软水机 1、好清理 2、好控制 七:异物挂在过滤内壁 1、可以抽出 2、不可以